海宁资讯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,汇集美食文化、国际资讯、生活百科、综艺娱乐、房产家居、投资理财、等多方面权威信息
2022-12-02 21:22:30
芯片方面,很多厂商都是采用高通、英特尔、AMD以及英伟达的芯片,即便是华为、苹果、三星等厂商能够自研芯片,仍采用部分高通芯片等。
例如,苹果采用自研的处理器,但外挂高通通讯基带;华为在中高端设备上采用自研麒麟芯片,低端设备往往采用高通芯片等。
由于芯片等规则被修改,高通、台积电等企业不能自由出货,这就导致华为自研的麒麟9000等芯片暂时无法生产制造,因为海思芯片基本上都是台积电代工生产的。
可以说,芯片等规则被修改后,国内厂商就开始降低对美芯等产品的依赖,高通首当其冲。
据悉,高通等不能自由出货后,多次示好国内厂商,甚至将高通旗舰芯片以中国的方式进行命名,还明确表示希望进一步国内厂商合作,称国内市场是最重要的。
另外,国内厂商也纷纷自研更多种类的芯片,像电池管理芯片、影像芯片、射频芯片以及屏幕驱动芯片等,还大力提升国内芯片的产能。
数据显示,今年前5个月,中企芯片砍单就高达283亿片,同比减少,相当于平均每月减少进口芯片56亿片。
而今年前4个月,国内芯片进口量就减少240亿片,这意味着国内芯片进口量在持续减少,数量更是越来越多。
出现这样的情况,一方面是因为国内厂商更多采用国产芯片替代相关美芯片等,另一方面是国内厂商加速进入芯片领域,实现芯片自主研发制造,降低对进口芯的依赖。
面对这样的情况,就有美媒表示限制高通、台积电等自由出货,后果一发不可收拾。据了解,外媒之所以这么说,主要因为以下几点。
首先,高通、台积电等企业不能自由出货后,国内厂商更多的采用国产芯片,并加速芯片自研自产进度,目的就是降低对美芯等产品的依赖。
其中,华为全面进入芯片领域内,自研更多种类的芯片,小米OV等纷纷自研影像等小芯片,其它互联网巨头也纷纷自研AI、服务器等芯片。
即便是5G射频芯片,国内已经有多家厂商实现自主研发制造,其产品可以用在5G基站、手机等设备上。
其次,越多越多的国内厂商不仅自研芯片,还将技术研发推进到了芯片最核心的领域内。
华为已经开始自研芯片架构技术,并基于开源架构RISC-V研发芯片,数据显示,RISC-V高级会员中,八成都是国内厂商。
另外,国内厂商还在EDA软件、曝光技术等方面加速突破,华为更是通过哈勃投资了大量的国内芯片企业,目的就是加速国内芯片产业链实现全面突破。
最后,芯片等规则被修改后,新的芯片技术不断出现。
例如,NIL工艺可以在不使用EUV光刻机的情况下,将芯片制程缩小至5nm;堆叠技术芯片和先进封装工艺可以在不改变制程的情况下,大幅度提升芯片性能。
关键是,越来越多的厂商和国家开始加入光电芯片的阵营中,荷兰计划投资11亿欧元研发光电芯片技术,德国也开始展开相关光电芯片的课题研究,等等。
再加上,欧等方面也加速芯片自主研发制造,甚至都投资430亿欧元,要在2030年实现全球20%的芯片在欧生产制造。
总结一下就是,越来越多的厂商和国家都在加速发展芯片制造技术等,所以中企5个月砍单283亿芯片后,外媒才说结果一发不可收拾。
对此,你们怎么看,欢迎留言、点赞、分享。